不曉得大家這個年過得如何呢?浪人我徹底放了個假,也趁機會到台灣各地走走看展,今天跟大家推薦一下,在台中國美館展出的台灣美術雙年展—— 「一座島嶼的可能性」。
策展人吳達坤與林曉瑜共同策展,引用法國當代知名作家韋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2005年出版的同名小說「一座島嶼的可能性」為名,將對「島嶼」的想像,投射於參展的30組藝術家所看見的台灣意象,並藉由他們所關注的各種社會脈動與議題重疊出台灣藝術過去與現在的歷史記憶,與未來方向。
設計師朋友何佳興 Timonium Lake 過去曾嘗試要將篆體的「心經」以印章形式復刻,這次在國美館20公尺長、7公尺高的白牆上直接寫字抄經,隨著時間推進總算寫滿三面白牆,宛如修行的創作過程,龍飛鳳舞的心經字體充滿戲劇張力,可感受到何佳興分段書寫心經時的情緒演變,景色太美,令人摒息。
另外藝術家 侯俊明 的《#身體圖》在50多人的匿名訪談中挑出19位男同志完成《#男洞》系列。側寫他們比劇本還精彩的人生故事之外,受訪者以裸體的方式一邊受訪一邊完成自己的自畫像,侯俊明再將自己對於受訪者與故事的印象繪製出另一幅畫。或許是匿名的關係,那份對自我身體的慾望探索十分裸露直白,彷彿要褪去所有人世束縛羽化成蝶,舞出最絢麗的彩虹。
攝影師朋友 阮璽 Juan Sea 的攝影作品也是這次雙年展的焦點之一,他熱愛以手機攝影創作,擷取生活中最令人莞爾一笑的場景畫面,那些平凡的、荒謬的、心暖的、瘋狂的日常在他的慧眼獨具下也彷彿獲得重生,讓人不禁想好好注意周遭是否也會出現如此值得紀錄的珍奇瞬間。
謝牧岐 Muchi Hsieh 的《#香蕉天堂001》等系列則是他在山脈寫生作品後找到的新切入點,受到王童導演電影《香蕉天堂》啟發,描寫台灣過去以香蕉為主食的小人物大時代縮影,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他找到了一個可以投射自我創作歷程的著力點,而他以一種影像斷片式組成的畫面安排很有意思,像是漂浮的一場夢境,遠景的山與近景的人重合,交織出既真實又幻想的寫生場景。
2017年是世界各地最多美術館舉辦雙年展的年度,台中國美館這場非典型的藝術嘉年華很值得大家趁這週末日趕末班車朝聖一下!
台灣美術雙年展—— 「#一座島嶼的可能性」。
展期:即日起至2月5日止
地點:台中 #國美館